[返回]

修行人遇到的境界

[搜索] [菜单]

修行人遇到的境界

2024年12月15日 21:52

1个回答

修行人可能遇到多种境界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描述: - **从参禅的角度**:宋代青原行思禅师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。参禅之初是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禅悟渐深时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彻悟后看山仍然山,看水仍然是水。 - **从修行过程层次方面**: - 第一层是独立思考,在这个境界中要吃大脑的苦,做到不盲从、不随波逐流,通过独立思考探索人生,冷静判断以获取智慧。 - 第二层是读书学习,需吃寂寞的苦,降伏躁动的心,忍受寂寞的枯燥乏味,因为读书与学习是面对未来困难和压力的重要修行内容。 - 第三层是改变自己,吃成长的苦,随着修行深入,人会更多从自身找原因,越是不顺心越努力让自己成长,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命运。 - 第四层是克制精进,要吃自律的苦,克制自己的欲望,减少奢望和浮躁,多一些精进,通过自律、自省、自胜来不断自强,成就更好的自我。 - 第五层是卧薪尝胆,吃尊严的苦,修行不应为挣面子或维护尊严,主动放下这些执念,吃苦才能苦尽甘来。 - 第六层是不走捷径,吃实干的苦,人生中付出和回报成正比,没有凭空降临的好运,修行要踏踏实实做人做事。 - 第七层是永不松懈,吃目标的苦,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不断奋斗,好过安于现状或落后,不能懈怠,时刻保持奋斗。 - 第八层是迷而不失,这是一种智慧,在遇到痛苦事情时可以悲哀,但要保持觉察,明白自己为何悲哀等。 - **从道家的修炼境界看**:有真人、至人、圣人、贤人和凡人五层境界。 - **从另外一种修行境界分类**: - 着相的境界,活在头脑编织的故事和情绪觉受之中,体会痛苦与轮回。 - 觉相的境界,明白外物外相源于后天人为定义,感觉感受源自内心分别。 - 觉悟的境界,明白万事万物生灭源于自我心念和人心的生灭。 - 觉醒的境界,和光同尘,有扭转乾坤、影响环境的能力,且内心如如不动,同时学习与自己相处和正确爱自己。 - **从对自我认知的修行境界来看**: - 第一层境界是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,处于假我或者肉身做主的层面,执着于“我”却不认识真正的“我”,易被情绪和欲望支配,是不自由的。 - 当意识到一直支配自己的不是真正的自己,开始寻找自我时,就逐渐脱离这个境界。 还有一种境界是无念,最高的修行境界是无念,无念不是不起念,而是念起不随心、不随境转,内心不起波澜,始终保持如如不动,能迅速觉察每一个升起的念头且不被其带走,达到高度的觉醒与自由。另外弘忍大师提到修行的高深境界是“似水入水”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