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秀才解释

[搜索] [菜单]

秀才解释

2024年12月09日 03:22

1个回答

秀才别称“茂才”,是民间俗称,也曾作为学校生员的专称,指秀出之士。 在科举考试体系下,其获取需通过县试、府试和院试。汉武帝时,秀才是地方官员向朝廷举荐的优秀人才。隋朝科举设秀才、明经、进士三科,秀才科最难。宋代参加过科举府试的人可称为秀才。明清时,院试合格取得乡试入学资格的读书人才被叫做秀才。 秀才是士大夫的起点,和普通百姓不同。受教育使他们有一定体面,受百姓尊敬。他们可开私塾教学,虽不是官员无工资,但有特权,如不用纳税、应征入伍,还可向县官提意见建议。 在现代语境下,秀才可类比为高中毕业生或高考考生,不过这只是一种粗略的类比,因为古代秀才的学习内容主要为“四书五经”等儒家经典,与现代教育体系有很大差异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