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人类的进化史过程

[搜索] [菜单]

人类的进化史过程

2024年12月07日 16:54

1个回答

人类进化起源于森林古猿,从灵长类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步发展而来,经历了猿人类、原始人类、智人类、现代人类四个阶段。 约6500万年前,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地球(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),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灭绝,原始哺乳类动物幸存并迅速进化。约5000多万年前,灵长类动物快速演化,从低等灵长类原猴类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。3300万 - 2400万年前,从旧世界的猴子中产生了猿,其中有埃及原上猿(3000万年以前)、埃及猿(2600万 - 2800万年以前)、森林古猿(2300万 - 1000万年前)、东非的原康修尔猿(1300万 - 1200万年前)等古猿,这些古猿多为林栖、四肢行走的攀树猿群。现存的猿分为非洲猿(大猩猩、黑猩猩和人类)和亚洲猿(长臂猿和猩猩),二者分化于1200万年 - 1500万年前。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,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是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(虽然腊玛古猿作为过渡代表的合理性相对)。由地猿演化而来的南方古猿为了生存开始大迁徙,它们已经懂得使用工具,成为非洲草原的霸主。直到180万年前直立人的出现,其全身几乎无多余脂肪,奔跑速度快且会耐心追踪猎物,在食用高热量肉类食物后大脑容量逐步扩增,还懂得相互理解、共生存,随后走向更广阔的世界,亚洲和欧洲大陆逐渐遍布人类足迹。 在进化过程中,人类身体结构不断变化。例如,人类手指数量为五个可能是远古时期满足生存发展需求而被保留;曾经高睾酮水平男性在传统观念中因体力优势受推崇,但现代社会在育儿方面高睾酮水平与投入程度成反比;人类的下巴随着食物加工方式变化而退化,从祖先的强壮下颚以应对粗糙食物,到火的使用使下颚逐渐退化,现代工业食品普及进一步加速这一过程,导致现代人下颚空间变小,智齿生长易出现问题;人类的体温每十年下降约0.03摄氏度,这可能与现代社会环境改善、医疗进步,致病威胁减少,对高体温需求降低有关;人类骨骼从1.2万年前生活方式转变(从狩猎采集转向农耕)后开始变得稀疏,现代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使这一趋势继续,未来可能面临更高骨折风险;人类对奶制品的耐受能力不断增强,2万年前多数人饮用牛奶会乳糖不耐受,现在约35%的人口能轻松消化牛奶,反映出人类饮食适应性在提高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