圣人达到了什么境界
不同学派对于圣人境界的定义有所不同。 在儒家思想中,孔子的最高境界是随心所欲,但同时要严格遵守礼法准则,不超过道德的界限;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以天地为楷模,为生灵立命,创造永久太平的社会。儒家君子具有自省、克己、慎独、宽人这四种品格,这也可从侧面反映出儒家对于理想人格境界的一种要求。自省是指从思想意识、言论行动等各方面审视自己是否遵从道义原则;克己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和不正确的言行,自觉遵守道德规范以达仁的境界;慎独是在独处时严格要求自己,对内心深处隐蔽的思想意识进行自律修养;宽人则是推己及人,宽以待人。 道家老子倡导无为而治,其圣人境界体现为“圣人之道,为而不争”“处无为之事,行不言之教”等,道教认为圣人无常心,以百姓心为心。庄子的最高境界是物我两忘,达到身与自然一体的境界,庄子的道家思想中,圣人还有如真人、至人等多种表述。 在佛家思想中,最高境界是无所执着,心中没有分别和障碍,能够眼里有佛,但心中无佛。 孟子的境界是达到成就自己的同时兼顾天下苍生,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答案问题点击 举报反馈
提到的作品
相关问答
热门问答
- 1 光绪三十一年科举
- 2 唐伯虎为什么被怀疑作弊
- 3 香在无心处
- 4 咸丰重宝鉴定
- 5 雍正初年科举舞弊案
- 6 香浮谁演的
- 7 差一年退休还能调岗吗
- 8 咸丰当十真品
- 9 一封香是几根
- 10 庆余年小说里范闲职位
- 11 大清戊午年是哪一年
- 12 王鹤棣大奉打更人播前招商
- 13 庆余年范闲是什么样的人
- 14 男配只想考科举
- 15 咸丰私密档案全揭秘
- 16 庆余年范闲的人物形象
- 17 徐霞客高祖和唐伯虎的科举案
- 18 古代有作弊这个说法吗
- 19 大奉打更人许新年科举舞弊案
- 20 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
- 21 大奉打更人福妃案的始末
- 22 唐伯虎科举舞弊案简介
- 23 唐朝的科考制度弊端
- 24 哲悯皇贵妃是谁害死的
- 25 清朝咸丰年间进士名单
- 26 咸丰戊午是哪一年
- 27 贵族集团叫什么大奉打更人
- 28 清朝科举制的具体内容
- 29 王鹤棣丑照
- 30 打更人大奉打更人小说作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