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地球公转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

[搜索] [菜单]

地球公转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

2024年12月20日 12:11

1个回答

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: 1. **昼夜更替**:地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,在自转过程中产生昼夜现象并不断更替,周期约为24小时。 2. **时间差异**: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,东边地区会比西边地区更早看到日出,从而产生东西部地区的时间差,例如东边的地方时比西边的早。 3. **地转偏向力引起的运动旋转现象**:南北半球的物体运动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,在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,北半球向右偏,南半球向左偏,进而产生各种运动旋转现象。 4. **生物作息规律现象**:地球的自转周期影响生物的作息规律,如昼夜更替使生物形成白天活动、夜晚休息的规律。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: 1. **季节变化**:地球公转过程中,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,从而产生季节变化。北半球夏季(6、7、8月)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,冬季(12、1、2月)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,春分(3月21日前后)和秋分(9月23日前后)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,南北半球季节相反。 2. **五带的划分**:根据太阳高度的差异,地球表面可划分为北寒带(66.5°N - 90°N)、北温带(23.5°N - 66.5°N)、热带(23.5°N - 23.5°S)、南温带(23.5°S - 66.5°S)、南寒带(66.5°S - 90°S)。寒带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,气候终年寒冷;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,气候终年炎热;温带地区既无阳光直射现象,又无极昼极夜现象,四季变化明显。 3. **昼夜长短的变化**:公转过程中,不同季节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会发生变化。例如,北半球夏至日(6月22日前后)白昼最长,冬至日(12月22日前后)白昼最短。 4. **天象位置的变化**:地球公转使星空背景中的星座等天象位置在不同季节发生变化。 5. **生物生长规律现象**:季节变化影响生物的生长规律,如植物的春华秋实等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