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

[搜索] [菜单]

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道理

2024年12月16日 02:35

1个回答

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辩若讷”蕴含着深刻的道理。 从人格形象方面来看,“大成”“大盈”“大直”“大巧”“大辩”代表着最完美、最理想的人格形象,如最圆满有成就、最充实富有、最正直无私、最灵敏善巧、最雄辩有口才的人。然而其外在表现却相反,最圆满的人看似有欠缺,最富有的人看似有空亏,最正直的人看似弯曲,最灵巧的人看似笨拙,最善辩的人看似木讷。这一是因为“和光同尘”,他们虽自身圆满完善,但不锋芒毕露,选择隐含才华与众人融合,这是在俗世中保持圆满的策略;二是由于“物极必反”,人过于圆满会走向反面,所以他们有意表现出欠缺,做人做事留有余地。 从处世策略来讲,这些表述体现了一种生存技巧和策略,主要特点是掩藏自己高明的面目,不表现出强硬和锋芒毕露的样子,而是隐藏自身实力,不与人争。这告诫人们应辩证看待事物,看到事物“直、巧、辩”的一面时,也要想到“屈、拙、讷”的一面,反之亦然。在处理事情时,要懂得以屈求直、以拙胜巧的道理,如为实现大目标,小的迁就是必要的。 从哲学思想上看,此表述体现了辩证规律,是从人生现象中发现的辩证规律。并且这一表述所在句子的核心思想是阐释“清静无为,以缺为成”,通过看似缺少的部分成就事物的完整性和完美性,强调了清静无为、顺应自然之道的重要性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