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古兵器大揭秘三眼铳

[搜索] [菜单]

古兵器大揭秘三眼铳

2024年12月15日 12:26

1个回答

三眼铳是明朝时期的轻型火器,由铁或粗钢铸造而成,外观类似三根竹节形单铳衔接,各铳管外壁有细孔。 装填时先填充火药,再辅以钢珠、铸铁块或铁砂,然后将火绳从细孔导入,点燃火绳后火药爆破推动弹丸射出。其三个铳管可交替射击以提高火力输出,铳尾设有柄座可安插不同长度的木制手柄保障使用者安全。 三眼铳最早出现在嘉靖年间。在明朝军队中,三眼铳有大量装备,如天启元年、崇祯十一年、十三年等时期的军队装备情况表明其分布广泛,并且后金军队也逐渐掌握了其制造和使用技术。 三眼铳有很多民间称呼,如“神枪”或三眼神铳。它不仅是火器,还是可近战的兵器,通体长176厘米,铳管长41.6厘米,三根铳管由铁箍加固,远看像大号狼牙棒,有的在枪柄后安枪头或铁箍便于近身厮杀。 然而,三眼铳存在不少缺点: 1. 射程太短,有效射程在50 - 70米之间,面对骑兵冲锋时比较致命。 2. 杀伤力与穿透力有限,面对重甲敌人难以造成大伤害,比较适合对付轻装的蒙古骑兵和日本倭寇。 3. 射击精度差,在马上射击时精度更低,只有阵地战中两排士兵轮番射击时威力才得以凸显。 4. 装弹速度慢且不好携带。 但它也有优点: 1. 制造价格低廉,财政困难的明朝末期,造一把鸟铳的钱可以造四五把三眼铳。 2. 可以当冷兵器使用,射击后可当作打击型武器,铳管滚烫还能造成额外伤害。 在明军援朝战争中,与日军作战时,日军使用新式鸟铳,明军使用三眼铳,明军在火器上初期吃亏,但依靠火炮优势避免了过于被动的局面。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《铳火》漫画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