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死亡诗社读后感800字

[搜索] [菜单]

死亡诗社读后感800字

2024年12月20日 06:32

1个回答

《〈死亡诗社〉读后感》 《死亡诗社》是一部触动灵魂的电影,观后令人感慨万千。 影片中的威尔顿预科学院,有着极高的升学率,却奉行着古板、传统、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方法。这种教育模式像一个巨大的模具,试图将每个学生都塑造成毫无个性、只知遵循既定规则的人。 基丁老师的出现宛如一道划破黑暗的光。他的课堂围绕诗歌展开,从惠特曼到华兹华斯,自由的思想在教室中肆意流淌。他把学生带到学校荣誉室,让他们思考那些被所谓成功学范式束缚的人们,是如何荒废了自己儿时的梦想。基丁老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,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,“Seize the day(把握当下)”,他传递的这种理念犹如一颗种子,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。 托德这个原本胆小怕事、缺乏自信的孩子,在基丁老师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。他从一个唯唯诺诺、不敢表达自己的人,开始尝试写诗,最终还能站在讲台上哆哆嗦嗦地完成自己第一首诗歌的创作,这不仅是创作上的突破,更是他个人的蜕变。他找回了自我,不再被教条和周围环境所压抑。 而尼尔的故事则充满了悲剧色彩。他热爱表演,可他的梦想却被父亲的期望压制。基丁老师的感染让他有机会担任男主角,收获了无数的掌声与喝彩。然而,父亲的不认可使他陷入了绝望的深渊。在那个寒冷的冬夜,他选择用自杀来祭奠自己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。尼尔的死是对那种压抑人性的“听话教育”的强烈控诉。在这种教育理念下,孩子被要求按照家长和社会既定的模式去生活,而自己的兴趣和梦想则被无情地忽视。 这部电影让我们深刻反思教育的本质。教育不应只是培养出有知识、能在应试中取得高分、满足家长和社会期望的人,而应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走上自我发展之路,培养有高尚精神生活、有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。我们的生活中,也有太多类似尼尔父亲的家长,打着“为孩子好”的旗号,用控制欲剥夺孩子的自由和梦想。《死亡诗社》提醒着我们,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都有自己的灵魂和梦想,他们需要被尊重、被鼓励,去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内心所向,而不是成为被操控的木偶。这便是这部电影给予我们的最深刻的警示与启迪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