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首辅指什么

[搜索] [菜单]

首辅指什么

2024年12月10日 02:52

1个回答

首辅是明代首席大学士(即“内阁首辅”)和清代领班军机大臣的习称。在明代,“首辅”是对内阁大学士(少数以翰林学士入直内阁)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,与内阁“次辅”、“群辅”相对,大致产生于明英宗天顺年间,始自李贤,但也有从明仁宗时大学士初兼师保之官的杨士奇起算、从明成祖创建内阁时起算、从明世宗在位期间起算等说法。明代典制中并未明文规定“首辅”之名,它是政治实践的产物。嘉靖、隆庆与万历初年,首辅、次辅界限严格,首辅之权最重,主持内阁大政,尤其是掌握票拟权,次辅不敢与之抗衡。在内阁之外,内阁首辅也已成为文臣之首,并能有力地影响六部。张居正之后,内阁首辅权力趋于衰落。清代领班内阁大学士有时也被称为“首辅”(亦称“首揆” ),但其在内阁中的实际职权地位并不突出,且内阁本身的重要性也已经下降。相较而言,领班军机大臣在军机处内外权力更重,故习称领班军机大臣称为首辅(亦称“首枢” )。对于内阁首辅的性质和地位,存在“顾问”、“宰相”、“开府之书记”、“辅相”等多种说法,当代学界主流观点认为其并非宰相。严格意义上,在明代内阁制形成初期及清代等不强调内阁大学士职权差别的时代,不存在“内阁首辅”的概念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