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明朝德化白瓷

[搜索] [菜单]

明朝德化白瓷

2024年12月04日 19:17

1个回答

明朝时期的德化白瓷有诸多特点与发展成果。 在窑炉方面,德化窑开始使用阶级窑、桶形匣钵等。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像何朝宗、何朝春、张寿山等众多瓷塑艺术大师,他们推动了德化窑瓷塑艺术取得长足发展。德化白瓷的瓷塑艺术取材广泛,构图简洁,线条流畅,瓷塑艺人善于依据不同人物形象构思,擅于表达各类人物性格特点。其制作方法主要采用直接塑造成型,也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,瓷塑的捏、塑、刻、搓、削、刮接、擦、划等均为传统技法,例如人物的手、足、珠串、花饰或缨络都是塑造完整体后再进行捏制。 明代德化白瓷的胎质细密,可塑性强,透光度良好。釉色多为纯白色,色泽光润明亮,乳白如凝脂,在阳光照射下,釉中会隐现粉红或乳白色,因而有“猪油白”“象牙白”等美称。从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上看,明代德化白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,以多种形式如佛像、文房四宝、茶具、摆件等存在,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