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

[搜索] [菜单]

道教的起源与发展历程

2024年11月30日 18:22

1个回答

道教起源于古代宗教和民间巫术,古代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产生了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,殷商时代发展为信仰天帝和天命,遇事由巫祝通过卜筮向天帝请求答案,巫祝为专门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。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,形成天神、人鬼、地祇三个系统。 战国至秦汉时期,神仙传说与方士方术兴起,有众多君主派人寻求神仙及不死药,同时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、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、古代医学与体育卫生知识等为道教创立奠定知识基础。西汉初期形成黄老学说。 东汉末年,朝政混乱,张道陵于蜀郡鹤鸣山(今四川大邑县境内)创立了五斗米道(又名正一盟威道),这是道教的定型化之始。同一时期张角创建太平道(黄巾军),但太平道因造反被镇压而无传承。 东汉时《太平经》《周易参同契》《老子想尔注》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。一般学术界认为东汉时期是道教的初创时期。 道教正式有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。到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,盛行起来,并且分化出许多派别,奉老聃为教祖,尊称“太上老君”,以《道德经》(即《老子》)、《正一经》和《太平洞经》为主要经典,奉三清为最高的神,要人脱离现实,炼丹成仙。 道教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古代道教、中古道教和近现代道教三个阶段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