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乞食
乞食是古印度修行者最基本的修行方式之一,佛陀乞食有诸多内涵。 从生存角度看,修行人专注修行而非劳作,乞食是基本生存方式。从修行内涵来讲,有以下几方面:一是可以离俗;二是能更深刻地感知众生平等;三是可修行忍辱;四是为了寡欲知足;五是去除我慢、修行无我;六是培养对众生的感恩。 佛陀乞食时有诸多规矩。他乞食时身着三衣,非常庄严,注重仪表,有着“三千威仪,八万细行”。他会按顺序乞讨,不允许挑选,于一日之中仅以七家为限,若不得食则不更乞,弟子中那种专挑富人家或专挑穷人家化缘的做法都不被佛陀认可。古代印度民众对修行人非常尊重,到乞食时间会有人在家等待供养,供养数量不定,出家人钵中食物多就带回去,少则再去另外一家,但不超七家。乞食归来后,佛陀饭食讫,收衣钵,洗足已,敷座而坐,这一过程中,“著衣持钵,入舍卫大城乞食”体现戒,“洗足已,敷座而坐”蕴藏定,以平等心次第乞食,保持正念,包含慧。 佛陀制定乞食以及僧团乞食共居的教规,主要目的是让僧众放下骄慢之心,结合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实际情况,避免僧众生出傲慢之心,因为佛教视众生平等,且有因果法则。同时,乞食教规也为了僧众能广结善缘,让贫苦大众能广种福田,得到佛教宣扬的善根。此外,佛陀乞食也是为了更好地亲近人民大众,以便将佛法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,解救痛苦的心灵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答案问题点击 举报反馈
提到的作品
相关问答
热门问答
- 1 黄龙士是太监吗
- 2 儒教圣凡的意思是什么
- 3 儒教的聖域是什么
- 4 儒家三四之争真实存在吗
- 5 儒指的是谁
- 6 黄龙士是穿越的吗
- 7 奉若至宝是什么意思
- 8 儒道至圣传天下诗词有哪些
- 9 中国传统文化儒学的一部经典
- 10 儒道至圣雷家与龙族什么关系
- 11 儒道至圣中的宝物
- 12 大周女帝独孤月最后怎么样了
- 13 儒生啥意思
- 14 大周仙吏跟大奉打更人比怎么样
- 15 儒家礼圣是谁
- 16 儒圣和陆地神仙有什么区别
- 17 太上老君和准提道人谁更强
- 18 紫圣七大能量封印
- 19 君有云儒圣道君科普
- 20 道教黄龙祖师
- 21 儒圣封印各家超品的真相是什么
- 22 儒家有多少圣人
- 23 黄龙士是谁
- 24 儒教的神有哪些
- 2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什么派代表人物
- 26 儒道是什么意思
- 27 黄龙士为什么不入儒圣之手
- 28 黄龙士是什么圣人
- 29 圣人封印之体详解
- 30 大周仙吏最后的结局是什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