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唐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

[搜索] [菜单]

唐朝科举制度的局限性

2024年11月24日 04:00

1个回答

唐朝科举制度存在以下局限性: - 人才选拔标准前期不唯一:唐朝前期因李氏家族上位依靠关陇贵族集团势力,人才选拔除科举外还看家族背景等,科举未受足够重视。 - 部分科目发展受限:制科是选拔专业人才的科目,但发展有限,基本无法向上发展,因此不被重视;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;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,后来渐废。 - 考生需举荐可能导致人才遗漏:考生参加考试需由当地官员举荐,这种方式可能遗漏人才。 - 常科考试中不同科目难易度差距大且不合理:如明经科以帖经(类似填空题,主要靠死记硬背)为主,相对容易;进士科则要考现场写诗(五言六韵十二句)等难度较大的内容,二者难易程度差距较大,使得人才评价标准不够全面。 - 易滋生不良风气:虽然在常举中存在私通考官的行卷之风,不过制举由于由皇帝决定考试相关事宜,无法私通考官,但这种行卷之风反映出科举制度存在容易滋生不良风气的隐患。 - 考试内容刻板:文举内容主要是儒家学说经文,考试不仅考察背诵内容,还对字体排版美观要求极高,考生易形成只需刻板习得一手好字、苦读经书就能改变命运的观念,不利于全面考查人才的综合素质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