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古代科举落榜的人都干什么

[搜索] [菜单]

古代科举落榜的人都干什么

2024年11月24日 03:23

1个回答

古代科举落榜之人有以下出路: 1. **复读再战**:如同现代高考落榜生会选择复读一样,这也是古代大部分落榜生的选择。不过古代科举三年才考一次,若要复读,除家庭条件好能全身心备考外,其他人需“半工半读”或者另寻出路。 2. **做师爷**:师爷是给在职的中高级朝廷命官当参谋做助手,协助处理政务,薪俸酬劳由朝廷命官支付。能做师爷者多为落榜群体中出类拔萃之人,明清时期“绍兴师爷”享誉天下。如左宗棠“三试不第”后做师爷,李鸿章也曾做过师爷,他们后来都成为清朝重臣。 3. **靠写作获取报酬**:古代虽无正规稿费、版税制度,但落榜的读书人可凭借为他人写诗作赋、撰联题铭收取报酬。如司马相如写《长门赋》换得黄金千两;唐代李邕代写公文1000余篇成为豪富;韩愈写《平淮西碑》得稿费折合人民币约20万元等。 4. **兴办私塾、经营知识**:一些有学识和远见的落榜者,通过兴办学校书院、招收学生学员,在保证生活的同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,如宋代朱熹、明代王阳明等。 5. **从事其他职业**:像李时珍乡试屡试不中后放弃科考,成为一名医生,走遍大江南北完成《本草纲目》;张继落榜后写出《枫桥夜泊》名留千古,但他也可能从事其他普通职业只是作品让他被后人铭记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