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

[搜索] [菜单]

古代科举制度及流程

2024年11月24日 02:37

1个回答

古代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,萌芽于南北朝,初创于隋,形成于唐,完备于宋,强化于明,至清趋向衰落。 科举考试有着明确的等级划分与流程。首先是县试,由考生所在县的县官主持,考期多在每年阴历二月。通过县试的考生获得参加院试的资格,统称为童生。院试则由知府主持,考期在阴历四月,合格后取得生员资格,也就是秀才,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。 考中了秀才就可以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,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、会试、殿试三级。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,明清两代都在子(鼠年)、卯(兔年)、午(马年)、酉(鸡年)这四个年份的八月举行,因在秋八月举行,故又称秋闱。主考官由皇帝委派,第一名叫解元,第二名叫亚元,第三名称经魁。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,有机会补缺县级官员的职位空缺。 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,因在春季举行,又称春闱,由礼部主持,皇帝任命正副总裁,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,录取300名为贡士,第一名叫会元。 殿试是科举制的巅峰对决,皇帝有时会亲自测问贡士,以定甲第,有时也会委派大臣主管。录取分为三甲,一甲三名,赐进士及第的称号,第一名称状元,第二名称榜眼,第三名称探花。二甲若干名,赐进士出身的称号。三甲若干名,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。一甲三名可直接进入翰林院,并授予品级,状元授翰林院修撰,从六品,榜眼和探花授翰林院编修,正七品。其余进士需再参加朝考,选拔出的优秀者称为庶吉士,进入翰林院深造。庶吉士在翰林院经过三年学习后,参加散馆考试,合格者授予翰林院编修、检讨等官职,不合格者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。 等待电视剧的同时,也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来阅读《大奉打更人》经典原著了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