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现代建筑文脉主义

[搜索] [菜单]

现代建筑文脉主义

2024年11月28日 19:05

1个回答

现代建筑文脉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。有一本2010年5月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名图书,作者是秋元馨。该书对文脉主义的概念从成立到近期应如何把握、评价其作用等多方面进行阐述,还对后现代主义时期设计原理的所在之处、发生的变化等建筑领域普遍关心的问题有比较清晰的阐述,并且针对21世纪建筑文化可持续性的设计原理提出了方针性建议。 在建筑实践方面,例如CEPT大学Lilavati Lalbhai图书馆的设计体现了现代建筑文脉主义。该图书馆位于校园核心,在空间组织上除满足功能要求外,在形式上与已有校园建筑叙事交织,通过平面、楼层剖面调整、材料选择等体现对现有建筑表达连续性的尊重。在建筑外观上,可变百叶立面和裸露的混凝土回应了当地的建筑传统文脉。 又如昆明西站概念方案设计,建筑造型提取古滇人“长脊短檐、屋脊飞翘”的建筑元素来定义西站独有的文脉气质,契合地域性格。 建筑中的文脉主义体现了建筑与历史、文化、地域等因素的紧密联系,旨在使建筑既满足现代需求又传承和延续特定的建筑文化内涵。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