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与死的观念
生与死的观念,即生死观,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。不同的思想流派、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等会形成不同的生死观。 在儒家思想中,生死观的基本观点是“死生有命,富贵在天”,秉持道德超越、天人合一的理念,苦在德业之未能竟。其重视生前而非死后,认为人虽为有限个体,但可通过道德学问修养超越自我,体现“天道”流行,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。人活着应尽社会责任,达到“天人合一”境界,虽生命有限但精神可永存不朽,有所谓“三不朽”即“太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”。儒家并不以死为苦,个人的痛苦在于“德之未修,学之未讲”,更大的痛苦是社会理想未能实现。 道家的生死观基本观念为“生死气化,顺应自然”,顺应自然、与道合体,苦在自然之未能顺。道家认为生和死是自然现象,老子认为不过分重视生命反而能更好保存自己,“死而不亡者寿”,人若能顺应自然同于道,可超越有限达到与道同体的境界。庄子也认为生老病死自然而然,死是安息,生死是气之聚散。 禅宗的生死观以“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”为基本观念,苦在无明之未能除。其认为佛性即人的本心,明了本心即洞见佛性,人能把握生命内在本体就能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境界,还创立了以“无念为宗”的修行法门,不需要特定形式,在日常生活中就可达到超越生死的境界,“悟”是一瞬间的事,克服“无明”就能达到永恒的超生死境界。 基督教生死观中,基督徒相信肉体复活和不朽,耶稣通过复活到达永生并承诺信徒也将通过复活进入永生。 从哲学角度看,生死本是一条线上的两端,人无法超越生死,但人的精神可以超越生死。生命是单程路,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得充实而非长久,像“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”“生当作人杰,死亦为鬼雄”等都是值得提倡的生死观。
答案问题点击 举报反馈
提到的作品
热门问答
- 1 黄龙推荐的高原口服液有用吗
- 2 诸葛青和傅蓉的结局
- 3 路飞娜美上
- 4 一人之下复制冯宝宝的小说
- 5 龙珠软膏可以擦脸吗
- 6 航海王壮志雄心删档吗
- 7 歌曲白龙马 儿童版
- 8 神话故事孙悟空手抄报
- 9 海贼王 1026 情报
- 10 一人之下异人碎片
- 11 《问佛》原唱
- 12 电影版张灵玉太丑了吗
- 13 关于狐妖的漫画名字
- 14 一人之下电视剧最后结局
- 15 狂王免费观看全集下拉式6漫画
- 16 一人之下龙虎山绝技
- 17 清瞳的官配
- 18 高原舒宁口服液有用吗
- 19 一人之下动漫二季
- 20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发布会杨幂
- 21 狐妖跳舞
- 22 一人之下截至目前番外篇
- 23 西行纪敖雪的大哥
- 24 一人之下第一季对应漫画多少
- 25 王晓彤3-0横扫夺女单冠军
- 26 航海王燃烧意志六周年网页活动
- 27 西行纪燃魂怎么去主城
- 28 金离瞳恢复记忆
- 29 东方月初的故事
- 30 小霸王fc模拟器安卓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