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返回]

对死亡的看法演讲稿

[搜索] [菜单]

对死亡的看法演讲稿

2024年11月11日 11:02

1个回答

尊敬的各位听众: 大家好!今天,我们来探讨一个深刻而又普遍存在的话题——死亡。 死亡,这一不可避免的生命终点,在我们的社会中常常被忽视,就像一头“房间里的大象”,人人都知道它的存在,却又选择性地避而不谈。然而,这种对死亡意识的缺失,却带来了诸多问题,比如当代许多年轻人由于缺乏对死亡的正视,从而失去了生活的目标,肆意浪费生命,在无聊和空虚中沉醉于“奶头乐”,陷入“娱乐至死”的状态。 从古至今,人们对死亡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。在文学作品中,我们能看到不同的态度呈现。例如王羲之在《兰亭集序》中,他否定生与死等同、长寿与短命等同的观念,但当想到后人可通过文章领略他们当时的思想时,又变得豁达。这是一种在对生命与死亡思考中的态度转变。 从哲学角度看,海德格尔提出“向死而生”,他认为死亡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存深切相关,死亡嵌入并成就我们的生存,我们不应克服死亡焦虑,而是要直面死亡恐惧,这样才能活出真正的自己。他区分了人的本己状态和非本己状态,本己状态就是活出自我,非本己状态则是标准化、可替代的生活方式。这提示我们,当意识到死亡的必然,我们更应追求本己的、不可替代的生活。 在现实生活中,也有许多不同的死亡态度。有些人秉持着“人终有一死,或轻于鸿毛,或重于泰山”的观念,认为死亡的价值取决于我们生前的选择。有人为了理想,为了人民和人类,灵魂变得厚重,其死亡重于泰山;而有些人则选择在混乱的时代隐居,“宁默而死”。还有人采取居二者之间的态度,不追名逐利,“鸣而生,默而死”。在危难时刻,有些人即便付出死亡的代价,也要挺身而出拯救他人,这种在人类情感上表现出的态度,展现了死亡面前人性的伟大。 从服务临终者的社会工作者的角度看,有人像纪慈恩一样,通过服务临终者,改变了对死亡的看法。纪慈恩在经历了好友安乐死的风波并饱受争议后,她本以为自己要与死亡对抗,然而在八年的临终关怀志愿者工作中,服务时长达到2700个小时,送走40多位临终者后,她却与死亡握手言和。她发现,真正让我们恐惧的,其实是我们对死亡的看法,很多时候我们在为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做准备,从而耗费了宝贵的精力。 死亡,其实并不一定如我们通常想象的那般绝望和悲伤。我们应当直面死亡,认识到生命的短暂和宝贵,这会促使我们珍惜时间,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,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,活出有意义的人生,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,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更多的价值。 谢谢大家!

提到的作品

相关问答